我2008年高考,我用15年的辛酸告诉你,张雪峰老师的重要性

Page content

我2008年高考,我用15年的辛酸告诉你,张雪峰老师的重要性 by 生信技能树

最近听说张雪峰老师劳累过度,住院了,心里百感交集。
张雪峰老师最近的压力其实非常大,特别是前段时间的新闻学专业的议论以及媒体的批评,让张老师苦不堪言,张老师生病住院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不过还是期盼张老师能够早日康复,因为现在是2023级考生报志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大部分普通家庭的考生最需要的就是张老师了,有时候可能张老师视频里的一句话,就能让一名普通考生避免走弯路。
我其实非常羡慕这几年的高考考生,能在网上看到很多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也能得到张雪峰老师的指导。
我自己是2008年参加高考的,那时互联网还不是很普及,至于移动互联网,当时连影都没有。报志愿时靠的就是一些纸质书本材料,那时家人亲戚也对专业填报不是很懂,去参加了很多高校的校园宣讲会,但是那时比较火的专业是土木、地矿油之类的,因为毕业后能进国企等好单位。
现在想想,如果2008年时,张雪峰老师能像现在这么火就好了,我就可以去学习很多雪峰老师的高考报志愿的知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2008年,张雪峰老师才24岁,雪峰老师是1984年出生的,也是一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2008年时,他才刚站上讲台,刚开始接触考研培训辅导。
张雪峰老师真正开始全网爆火,应该是2016年时,他凭借一个讲课视频,《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开始走红网络,同年他又出版一本书:《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一本书》。
我现在还记得我当时是怎么报考志愿的。2008年那年夏天,高考结束后,家人和亲戚去了西安几个高校,咨询了各个院系的老师,但是无一例外,几乎每个学院都会说自己的专业好就业,这个当然能理解。
高考结束后,我估分估了540分,最后成绩是539分,还是非常准的。

语文:121分

数学:120分

英语:91分

理综:207分

2008年陕西省理科一本线527分,理科二本线490分(2007年也是这个分数线)

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我一直想再次查询下2008年的高考成绩,保存下来留做纪念,但是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方法,如果有懂的朋友,可以指点下,非常感谢。
我那年报了两个学校,一个是提前批的第四军医大学,一个是正常第一批的西北大学。
那年提前批特别火,可能是08年题有点难,大家都想求稳吧。四医大当时的分数线都上600了,我自然是没考上。
2008年报考西北大学,我报了5个专业:
第一志愿:电子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二志愿:电子信息工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三志愿:生物技术(属于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志愿:化学工程与工艺(属于化工学院)
第五志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属于化工学院)
我当时选择服从调剂。
其实现在回头看,这5个专业里,真的是只有前两个算好就业的专业。不过那时我的分数不够,539分在2008年西北大学陕西理科考生里,排倒数80多名了,当年西北大学录取分数线是533分,我只比录取线高了6分,非常尴尬。
所以当年前两个专业都没录上,滑到了第三个专业生物技术,最终也被这个专业录取了。
其实也不算亏,本来自己就考了这么点分,压根就没有选择专业的自由,要想报好的专业,那就只能继续往下走,不过那时,全家人其实都不知道到底啥是好专业。那年比较火的土木、地矿油等等,在现在看来,都属于劝退专业。
2008年时,很多好学校在陕西第一志愿都没有录满,我记得最清楚的两所高校,一个是985的中南大学,只要上了陕西理科一本线,第一志愿报考中南大学,服从调剂,100%能上,因为当年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冶金工程,还进行了第二次征集志愿,有好多名额。
另一个是211的北京交通大学,当年也是527分就能上,也进行了第二次征集志愿。不过征集志愿中,出现了很多高分扎堆,征集志愿反倒分数非常高,其实也能理解,就和炒股一样,追涨杀跌了。(另外就是有高考分数线大小年现象)
那年高考报完志愿,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下了,在咸阳四处逛,也憧憬着美好未来,那时根本不清楚,未来自己会为这次的专业选择付出怎样的代价。
2008年9月15日,新生开学,自此正式跨入大学校门,开启了4年的大学生涯。
生物技术专业学习的课程基本都和动物植物微生物有关,比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等。

当年大一结束后,全校还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那时要求成绩要好,而且还要参加考试,我们生科院有几个转专业成功了,一个是我下铺的兄弟,从生物技术转到了地质系的地质学专业,另一个同学是从中药学转到了地质学,还有一个从生物科学专业转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又申请转回到生物科学专业了。
大二时,学校开展第二学位专业,可以再选择去修本校其他几个专业,法学、金融、行政管理等,因为只有金融学专业是在西大老校区这边上课,和我在一个校区,当时就选择了辅修金融学专业。后来毕业时发了辅修结业证,学位证上写了两个学位,一个是理学学士,一个是经济学学士。

2012年大学毕业时,我们这个专业几乎一半人选择了读研,另外的一半人,要么考公务员,要么选择了外企的医药代表,还有的去当生物老师了。后来读研的大部分同学,又继续读博,还有的出国留学。
我当年快毕业时,真的是一头雾水。大三的时候,选择考研,考金融学,但是金融学考研要考数学一,而我们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只学了一门高数和线代,我对着数学一的辅导教材,看了一个暑假,也没看明白,大四一开始,我放弃考金融了,转而复习考细胞生物学专业,但是那时并没有选择本校,而是选择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不过考完出分,傻眼了,四门加起来283分,连考研A区分数线都没达到,A区是290分,我想调剂回本校都没法子。
考研结束后,就到了大四第二学期,又去参加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当时选调生岗位和公务员都在一起考,我当时报的职位是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这个属于选调生岗位,不过没有进面。这么一来二去,秋招早都结束了,春招也只剩了一个尾巴,市面上剩下的工作也不多了。
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段经历,其实自己当时大学四年基本上没有规划什么,就是随波逐流,大家考研我考研,大家考公我考公,大家找工作我错过招聘会,哈哈,唉,好心塞。大学毕业后,也尝试了很多工作,大部分都是什么管培生岗位,因为不知道干啥,基本上投的都是这类岗位,其实除了大公司,这类岗位很多都是打杂的,不过那是啥都不懂,只能去尝试,这就是普通人如果没有人来指引,就只能自己去摸索。
毕业后,我除了投简历外,还参加了2012年11月的陕西省第一次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当时我报考的是莲湖区,进面试了,当年这个工作竞争的人也很多,还有不少研究生。不过我面试被刷了,哈哈,不过我一个朋友考上了,一直工作到现在,干了10年了,也挺不错的,这个岗位很适合女生,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稳定,可以说仅次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当年这个工作是按学历来定工资的,大专是2000、本科是2500、研究生是3000,到手的工资要扣除500元的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每年涨15元的月工资,如果考上社工证,还有额外补助。
这次社区考试失败后,我和另一个好哥们又打算去二战考研,我和他都选择了本校,不过我那时其实不是特别有决心,我看他考,我也考,他很有决心和毅力,二战直接上岸了,而我中途放弃了,因为我自己压根不太喜欢那种天天在实验室跑板子培养细胞提取质粒的生活。我哥们后来一路读研,又继续读博,前年毕业后当了大学老师。我和他比起来,这个毅力、决心和专注力,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差得很远。
2012年春节过完后,才正式开始了工作生涯,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一家户外拓展培训公司的助教,工作地点在祥峪森林公园,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培训师做好场地的一些辅助工作,比如各种高空拓展器材的安装与拆卸,安全绳的检查等等。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呢,因为当年心比较野,不喜欢整天在办公室,这份工作天天能吃农家乐,而且逛森林公园还不要钱,哈哈,当年真的是想法比较独特。
在这家公司干了3个月吧,因为经常在山里,可能是淋了点雨,感冒加重,家里人也不让在这种经常上高空的环境中工作,就让辞了,回家了。
在家休息了1个月后,2013年5月,在咸阳找了一家药品批发企业,从此就开始了医药行业的职业生涯。当时去这家公司,岗位是GSP质量管理员,日常工作就是按照GSP规范,来做好产品和企业首营资质的管理。这份工作一直干了1年。
2014年7月跳槽去了西安,找了一家药厂,做销售助理。我和这家公司很有缘分,从2014年7月一直到2023年2月,中途三进三出,三次入职三次辞职,累计干了4年,2023年2月,因为想自己全职做自媒体,就最后一次辞职离开了。
剩下的4年半的时间里,有1年时间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渡过,有1年时间自己做了一个小代理商,专门做OTC产品代理,在这期间,用业余时间考过了执业药师考试。

也自学了平面设计,了解了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去设计POP产品海报和产品包装等技术。

还有大半年时间,是从2020年6月到2021年4月,是全职复习考研,不过那时是找了个设计类的兼职工作,在家办公那种,每天工作时间差不多半小时。

2020年考研其实还是因为当年心中的不甘吧,另外就是想寻求一些转行的机会吧,选择了报考MBA工商管理硕士,还是报的母校西北大学。
2020年5月,因为妻子怀孕,所以就双双辞掉西安的工作,一起回到咸阳家里,一边复习备考一边照顾妻子,2021年2月,孩子出生,我也通过了考研笔试,当时考了195分,管综是145分,英语二是50分,当年管理类联考的A区国家线是175分。

3月底,参加完复试,通过后,就静待录取通知书了。

总的来说,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这大半年时间,过的很充实,也很有意义,考研成功,同时喜迎孩子的诞生,其实最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上班,能少遇见很多烦心事。
2021年4月,一个朋友让我去他那上班,想弄医药电商这个业务,因为我刚好是执业药师,还懂点平面设计,就想让我把他的连锁药店的线上自营商城完善起来,那时孩子刚出生,开学时间在9月,于是就去了,在那里也学到了很多关于零售方面的知识,因为自己一直想开家药店,刚好以后能用得上。在那里干了差不多快一年时间吧,一直干到22年2月份春节结束。
2021年12月,和一个之前的老同事在微信上闲聊呢,就是那家我三进三出的公司的老同事。聊到了工作的事,那边也在启动医药电商的业务,看看我有没有兴趣,我考虑了一下,就决定去了。这个哥们是我第二次入职公司时认识的,当时我们都在学术推广部,我是协助他工作,那时自己除了承担一些公司宣传物料设计工作外,还会不时出差,去全国各地给代理商和医生讲一些产品知识等等。
2022年2月过完春节,我辞掉咸阳这边的工作,去了西安,重新开启了双城地铁生活。
这次第三次回到老公司,干了差不多一年,2023年2月,自己下定决心想全职做自媒体,于是就辞职回到咸阳,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做了4个月的自媒体了。
毕业后的详细时间线:

2012年7月-12月:毕业、参加社区招考、二战考研。

2013年2月-5月:户外拓展培训公司当助教。

2013年6月-2014年6月:咸阳一家药企做GSP质量管理。

2014年7月-2015年7月:西安一家药企做销售助理。(这是一进一辞)

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小代理商生涯,业余时间考过执业药师考试,自学平面设计。

2017年2月-2019年2月:西安一家药企做学术推广兼设计。(这是二进二辞)

2019年3月-2020年5月: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2020年5月-2021年3月:全职复习考研。

2021年4月-2022年2月:一个朋友的连锁药店负责医药电商业务。

2022年3月-2023年2月:西安一家药企做医药电商业务。(这是三进三辞)

2023年2月至今:全职自媒体生涯

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很明显缺少职业规划,而且我自己经常也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在一家企业深耕很久。
此外,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无一和专业是相关的,除了医药行业能和生物技术沾点边吧。自己无论是自学设计还是考执业药师,其实都是想给自己增加点技术门槛,因为又是很多工作真的就是重复,感觉心里很没底,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接触不到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不过说白了,即使是我后来从事的平面设计,很多时候我也是增删改之类,那也谈不上有多少技术含量。
回想起08年的那个夏天,我自己朝着空中射了一箭,15年后,我走在街上,隐隐约约听到身后有破风声,转身一看,箭矢正中眉心。
这就是我2008年高考结束后15年来的经历,每个时间点,每个关键细节处其实都走了不少弯路。
2012年毕业时,刚好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元年,那时其实转行IT机会很多,但是那时压根没这个意识。
2015年,当时想学一门技术,阴差阳错学了平面设计,而不是IT,也错过了转行计算机最好的时间点。
2018年,帮助一个做土木工程的朋友去物色IT培训班,那个朋友从山里回来后想转行IT,我找了几家,后来他去了DN,学了5个月,然后去了西安软通,工资待遇还是挺好。那时我也想辞职去转行,但是那时工作其实还好,放弃可惜,而且转行成本很大,5个月的学费2万,再加上辞职后失去的工资收入,加起来前前后后大概需要8万的成本,所以就没下定决心。
一来二去,整个职场慢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卷,过了30岁后,无论是转行还是在本行业继续,难度都加大了很多。
所以,我想告诉今年考大学的孩子,报志愿一定要慎重仔细,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业永远都是第一原则。
很多媒体最近在批评张雪峰老师,说他太功利了,指导学生报志愿都是从现实出发而不是理想与爱好。我对这样的说法坚决反对!
雪峰老师是真正站在普通家庭普通人的角度去考虑的,很多普通家庭供孩子读书上学,就是为了孩子未来能有个好工作,至于追求理想,那是有了经济基础后再考虑的事,而且不是有很多富裕家庭吗?为什么媒体和高校老师不去向这些学生宣传自己的理念呢?为什么非要要求普通家庭的孩子去追求所谓他们口中的理想呢?
我记得雪峰老师在一次节目中说过,他建议高考结束后,全国所有考生能去自己喜欢的行业实习一年,然后再填报志愿,真的,不差这一年,等所有考生都真正了解了某个行业后,再来填报志愿,那时基本上就能做到人尽其才了,不过这样一来,很多专业可能就招不到学生了。
很多人喜欢说空话大话,说什么如果人人都追求高薪,追求就业,那国家的某些行业怎么搞研究?这样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啊,这顶帽子太大了,普通家庭的学生真的戴不起啊。如果某个专业都没人报考了,那么按照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这类专业就应该撤销,把师资力量都加强到好的专业。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硕士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学的法律,毕业后从事的是新闻专业的博导的工作。如果有的专业被撤销了,那这部分师资也可以二次进修去转行嘛,去考其他专业的硕士博士,去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毕竟学到老活到老,终生学习理念不能丢。
现在的孩子很幸运能遇到张雪峰这样的老师,说真话,不忽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果我当年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毕业后找个待遇好、稳定、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追求理想的前提是经济基础,其次是对这个理想的行业很了解,很多刚参加高考的学生,他怎么就知道他的理想就是真的适合他?在没有对整个行业了解清楚前,所以的理想都是管中窥豹。
而张雪峰做的恰恰是告诉你很多专业的真实情况,让你在充足的了解了这个专业后,再去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写了一下午,写了很多自己的感受,毕业这10年来,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也收获了很多。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你还相信学习改变命运吗?其实,我的经历恰恰证明了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我走了很多弯路,其实很大是在于自身原因,学的太少了,太浅了,没有持之以恒,没有坚持到底。学习改变命运永远都不过时。B站很多UP,当年考的是大专,但是永不放弃,专升本,读研、读博、出国留学,不在少数。
希望张雪峰老师能一直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等到我孩子高考时,我会天天守在张老师的直播间里。
最后,祝愿今年的考生都能被录取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写在文末

博主跟我是同龄人,我是2009高考,当时在湖北省仅仅是超出一本线20多分,当初梦想的清华北大在高一就放弃了,没想到真正到高考时候连武大华科都去不了。。。

其实,这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分数就非常依赖于填报志愿技巧了,虽然说211基本上随便去,985也可以够一够,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人生阅历是一片空白,也没有任何引路人,所以只能说被迫远走南国,还误入了四大天坑专业。

幸运的是读大学期间我居然慢慢开窍了,转专业一次,休学一年,大四实习一年,阴差阳错开启了生物信息学自学之路,而且恰好是在2013那个时间窗口,ngs这样的测序技术开始大面积融入传统生命科学领域,海量的高通量测序数据而且是多组学,各种花样,足足花了我五年多才把主流的技术囫囵吞枣的学完,并且整理了多个入门手册并且录制视频在b站,目前也有十万粉丝。

写在文末

我在《生信技能树》,《生信菜鸟团》,《单细胞天地》的大量推文教程里面共享的代码都是复制粘贴即可使用的, 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也可以发邮件给我,详细描述你遇到的困难的前因后果给我,我的邮箱地址是 jmzeng1314@163.com

如果你确实觉得我的教程对你的科研课题有帮助,让你茅塞顿开,或者说你的课题大量使用我的技能,烦请日后在发表自己的成果的时候,加上一个简短的致谢,如下所示:

We thank Dr.Jianming Zeng(University of Macau), and all the members of his bioinformatics team, biotrainee, for generously sharing their experience and codes.

十年后我环游世界各地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当然包括中国大陆)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情谊,我会优先见你。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