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为了优雅的放弃

Page content

坚持是为了优雅的放弃 by 生信技能树

定期更新的「我想问问熊」又来啦,这个系列内容只有一个原则:彼此坦诚
再次感谢每个提问的小伙伴,如果你有任何想问的也都可以在公众号文章中留言。
这次的熊言熊语读者提问如下:

熊,我做事情很难坚持下来,很多计划坚持做的事情没有多久就因为各种原因都放弃了。想问问你是怎么坚持做一件事情的?




关于坚持和放弃我的回答
非常遗憾,非常惭愧,我做的很多事都和你描述的一样,坚持坚持着就放弃了。我甚至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难道坚持不就是为了放弃么
看到你的提问,我还认真梳理了一下这些年自己「坚持又放弃」的几件事,也许能让你心情舒畅些。(也欢迎读到这个回答的小伙伴在留言区互相分享自己有什么坚持又放弃的事情)


2014年到2015年,考研前后的时间段。
整个备考过程和结果没太多波澜,闲着也是闲着,那时我就把自己备考过程的心得和学习方法整理分享出来,没想到真的还帮到了不少学弟学妹。
前前后后两年时间,考研相关内容写了30多万字,以至于很多朋友感觉我马上就要进军教培行业了。下图是当年写的书。
那时我想告诉大家考研英语并不难,就每天在微博更新英语知识点和英语新闻精读,慢慢微博关注从最初几个人变成了一万+。
感觉就要迎来一些变化的时候,这件事我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放弃,我发现再做下去就是为一波一波新的同学重复我自己之前的内容。


2016年到2017年,读硕士那段时间。
因为专业需要和个人兴趣,我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信息,那时自己分享的冲动也异常猛烈,恨不得一天发几条朋友圈告诉大家我又看到想到了什么。
于是,跟风建了一个知识星球用来更新内容,就这么一条一条写,慢慢也有了300多位小伙伴付费加入围观我每天的胡扯瞎掰,写了差不多接近1000条内容,最后一次更新停在了2021年1月。
感觉又要迎来一些变化的时候,这件事我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放弃,那时一方面越来越难收到互动反馈,自己也越来越少接触到那些让自己充满分享冲动的东西。


2018年到2019年,读博士那段时间。
在写东西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少数派」,彼时它还是一个非常专注于数码/科技/工具的创作者分享平台。我发现里面很多话题自己也可以(或者叫擅长)写。于是,那段时间陆续更新了十几篇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了优质平台和优质内容叠加带来的传播价值,文章的阅读量慢慢超过1万,超过10万,前一阵看已经累计超过了110万。
开始陆续接到约稿和专栏邀请的时候,这件事我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放弃,那时我开始认识到个人的良好生活/工作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高效的工具方法。当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论和工具价值观之后,就很难再写太多相关内容。


2020年到2021年,毕业周期那两年。
2020年初,准备毕业带来的一些不适加上刚开始且一切未知的封控,让人感觉充满了不确定性。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去和身边有趣的朋友聊聊大家各自的故事和想法。
顺便,把聊天的过程录制下来剪辑发布,就有了不少人也许听过的「熊言熊语」播客。
这档播客2020年3月到2021初,正式更新了30期,几个平台加起来也有了十万+的播放。

就在听友越来越多,节目播放量持续上涨的时候,这件事也被我暂停了。主要是因为那时每期节目自己四五个小时的制作时间实在有点吃不消。

所以,我的感受和你一样,也是很多事情坚持坚持都走到了放弃。
我没办法估计上面任何一件事情都再坚持两倍或者三倍时间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比如成为一个考研培训老师、专栏作者或者专业相关的播客主播?
反过来,如果任何一件事持续坚持下来,很大概率也就没有了后面事情的发生。
就像「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一样,我也把这种坚持和放弃看作是「战略上的坚持 战术上的放弃」。
换一个角度,我也不认为被放弃了的事就不再有价值。
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会一直影响和改变你。我们坚持又搁置的每一件事,综合起来构成了如今的自己。
乔布斯有一个关于连点成线的表述: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它会呈现出来的意义,但当我们画足够多的点再回过头看,这些事往往又都能联系起来。
所以,如果你在今天之前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坚持下来,也没什么关系,我想你反而应该去尝试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一件事,只要在做的时候投入去做。也许总有一件能让你我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即便最终还是没有,那我们的生活应该也足够丰富了。


有什么想聊的想问的 留言区见
你可能还想读

与你分享肿瘤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行业研究进展
和我的所思所学所想
点击 阅读原文 or 扫码 订阅熊言熊语邮件通讯



原文链接